Day14
如日初昇 ─ 撒母耳記上的故事
撒母耳記上5:6-12
6耶和華的手重重加在亞實突人身上,敗壞他們,使他們生痔瘡。亞實突和亞實突的四境都是如此。
7亞實突人見這光景,就說:以色列神的約櫃不可留在我們這裡,因為他的手重重加在我們和我們神大袞的身上;
8就打發人去請非利士的眾首領來聚集,問他們說:我們向以色列神的約櫃應當怎樣行呢?他們回答說:可以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迦特去。於是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那裡去。
9運到之後,耶和華的手攻擊那城,使那城的人大大驚慌,無論大小都生痔瘡。
10他們就把神的約櫃送到以革倫。神的約櫃到了,以革倫人就喊嚷起來說:他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,要害我們和我們的眾民!
11於是打發人去請非利士的眾首領來,說:願你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送回原處,免得害了我們和我們的眾民!原來神的手重重攻擊那城,城中的人有因驚慌而死的;
12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瘡。合城呼號,聲音上達於天。
默想:
『是祝福還是咒詛,這視乎我們對神的認識與順服有多少。』
信息分享:
原來耶和華的約櫃不獨攻擊大袞廟,耶和華的約櫃也使亞實突的居民生痔瘡。不單是亞實突的居民,當約櫃遷移到迦特的時候,連迦特的居民,無論大小也生了痔瘡。為這緣故,迦特的居民決定把耶和華的約櫃轉送到以革倫,不過,當以革倫的居民聰到這消息,立刻反對。最後,他們決定把耶和華的約櫃送回原處。
從這一章經文,更清楚看見,耶和華的約櫃並非戰利品。它之所以被擄到亞實突,是因為耶和華要向以色列民發警告──以色列民犯罪離開耶和華,他們必失去耶和華的同在。
以色列人不曉得這個道理,他們還以為這場戰爭是以自己的力量取勝。他們以為耶和華的約櫃無能,其實耶和華的約櫃不獨絲毫沒有軟弱的表現,相反,卻攻擊非利士的居民。這不僅使大袞廟裡的祭司害怕,連亞實突的居民也害怕。尤其是以革倫的居民(他們知道迦特的居民打算把約櫃送來),在還未見到約櫃蹤影之時,已害怕得不得了。
今天,基督徒用甚麼眼光看耶和華的能力?我們是否也看見耶和華是大能的神?恐怕我們並沒有看見神的作為,還不知道耶和華的能力是大的。當我們遇見困難的時候,恐怕還不知道依靠神。
從這段經文中,給我最大的鼓勵是,耶和華的約櫃,在敵人眼中,是萬萬要不得的東西,但神的約櫃是幫助我們的,我覺得很榮幸,得到耶和華的幫助,而不是耶和華的咒詛,但願我們所作的得到神的祝福。
撒母耳記上5:6-12
6耶和華的手重重加在亞實突人身上,敗壞他們,使他們生痔瘡。亞實突和亞實突的四境都是如此。
7亞實突人見這光景,就說:以色列神的約櫃不可留在我們這裡,因為他的手重重加在我們和我們神大袞的身上;
8就打發人去請非利士的眾首領來聚集,問他們說:我們向以色列神的約櫃應當怎樣行呢?他們回答說:可以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迦特去。於是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那裡去。
9運到之後,耶和華的手攻擊那城,使那城的人大大驚慌,無論大小都生痔瘡。
10他們就把神的約櫃送到以革倫。神的約櫃到了,以革倫人就喊嚷起來說:他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,要害我們和我們的眾民!
11於是打發人去請非利士的眾首領來,說:願你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送回原處,免得害了我們和我們的眾民!原來神的手重重攻擊那城,城中的人有因驚慌而死的;
12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瘡。合城呼號,聲音上達於天。
默想:
『是祝福還是咒詛,這視乎我們對神的認識與順服有多少。』
信息分享:
原來耶和華的約櫃不獨攻擊大袞廟,耶和華的約櫃也使亞實突的居民生痔瘡。不單是亞實突的居民,當約櫃遷移到迦特的時候,連迦特的居民,無論大小也生了痔瘡。為這緣故,迦特的居民決定把耶和華的約櫃轉送到以革倫,不過,當以革倫的居民聰到這消息,立刻反對。最後,他們決定把耶和華的約櫃送回原處。
從這一章經文,更清楚看見,耶和華的約櫃並非戰利品。它之所以被擄到亞實突,是因為耶和華要向以色列民發警告──以色列民犯罪離開耶和華,他們必失去耶和華的同在。
以色列人不曉得這個道理,他們還以為這場戰爭是以自己的力量取勝。他們以為耶和華的約櫃無能,其實耶和華的約櫃不獨絲毫沒有軟弱的表現,相反,卻攻擊非利士的居民。這不僅使大袞廟裡的祭司害怕,連亞實突的居民也害怕。尤其是以革倫的居民(他們知道迦特的居民打算把約櫃送來),在還未見到約櫃蹤影之時,已害怕得不得了。
今天,基督徒用甚麼眼光看耶和華的能力?我們是否也看見耶和華是大能的神?恐怕我們並沒有看見神的作為,還不知道耶和華的能力是大的。當我們遇見困難的時候,恐怕還不知道依靠神。
從這段經文中,給我最大的鼓勵是,耶和華的約櫃,在敵人眼中,是萬萬要不得的東西,但神的約櫃是幫助我們的,我覺得很榮幸,得到耶和華的幫助,而不是耶和華的咒詛,但願我們所作的得到神的祝福。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本文版權屬林啟健牧師所有,承蒙允准刊載。
本文版權屬林啟健牧師所有,承蒙允准刊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