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6月3日講台上下
「關懷媽媽的情緒(4)---伸手你的援手!」--林啟健牧師
或者你會說:既然如此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?我們不能改變女性的本質,使她們覺得開心一些?也不能改變社會的狀況,使女人不必身兼多職?還可以做些什麼呢?
第一,她們需要聆聽 —— 女性的特點是需要講很多話,當然就很需要聽眾,何不就借一個耳朵給媽媽呢!尤其是年長的媽媽,如果丈夫已經去世,她更失去了聆聽者,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兒女們耐性的聆聽是對她們有很大的幫助。至於年輕的媽媽又怎麼樣呢?責任可能更多落在丈夫的身上,你是最重要的聆聽者,只要借出你的耳朵用心的耹聽,很多問題都可以消除的。
第二,她們需要陪伴 —— 還沒有結婚的女性與男性是一樣,大家都喜歡自由自在,有很多朋友,有不同的朋友,有男有女,可能是同年齡的,可能同事,可能是主內的弟兄姊妹。但是一旦結婚了,女性就會更注重家庭,培植與丈夫愛的關係。在這種改變之下,她會更選擇了與丈夫在一起,就是這樣一直走到白了頭髮。既是如此,她就很渴望丈夫的陪伴。至於有了孩子的媽媽,她們的生活又有了改變,她是圍繞著家庭而生存。丈夫和兒女就是她們的一切。因此有了孩子的女人,她們的生活圈子就變得更小了,只有丈夫和兒女在身邊就滿足了。換句話說,是什麼可以使她們開心呢?只要有家人的陪伴,她們就開心了。
第三,她們需要金錢 —— 這是現實的問題,沒有錢總是辦不了事的。作為妻子或是媽媽,都很想把最好的給整個家庭,只是這些花費從哪裡來呢?有許多媽媽都沒有太多積蓄,她們把所有的都放在家庭裡,用了!因此到了晚年她們的口袋裡都是空無一文,莫說去遊玩,甚至連一日三餐也都遇到困難。為這緣故,作為丈夫或是兒女必須要多顧及妻子或是媽媽的感受,使她生活無憂。這樣她就會活得更開心。
第四,她們需要被重視 —— 除了以上的三方面,媽媽還需要「被肯定」。正所謂反老還童,年老的父母總覺得自己不再有用。他們常覺得自己是連累家人,而不是幫助了家人。尤其當他們的身體開始多毛病,不再能夠料理家庭,他們就開自卑起來,正像小孩子一樣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作為孩子的更必須肯定爸媽的價值。還記得有一位牧者曾經提到他一次個人的經驗。有一天他和媽媽一同吃飯。飯吃完了,媽媽站起來要去付錢。「作為一個乖孩子,我豈能讓媽媽付錢呢?」於是他拒絕了。「媽媽,豈能叫你付錢呢?你那兒來還有錢呢?況且,你的錢豈不也是兒女的錢嗎?何必要你來付呢?」回到家裡,他感難到後悔難過。「我豈能如此向媽媽說話呢?我豈不是傷了媽媽的心嗎?媽媽豈不是認為她再也沒有用了嗎?」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,他增加了給媽媽的家用,相反以後和媽媽一同吃飯,就謝謝媽媽付錢請吃飯了。
一連四個星期關於「關懷媽媽的情緒」已經寫完,目的是要讓大家知道媽媽是有情緒的﹑媽媽是容易有情緒的﹑媽媽的情緒是會失控的,因此作為家庭一份子的你和我,都必須加以關注,伸出了你的援手。
(完)
第一,她們需要聆聽 —— 女性的特點是需要講很多話,當然就很需要聽眾,何不就借一個耳朵給媽媽呢!尤其是年長的媽媽,如果丈夫已經去世,她更失去了聆聽者,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兒女們耐性的聆聽是對她們有很大的幫助。至於年輕的媽媽又怎麼樣呢?責任可能更多落在丈夫的身上,你是最重要的聆聽者,只要借出你的耳朵用心的耹聽,很多問題都可以消除的。
第二,她們需要陪伴 —— 還沒有結婚的女性與男性是一樣,大家都喜歡自由自在,有很多朋友,有不同的朋友,有男有女,可能是同年齡的,可能同事,可能是主內的弟兄姊妹。但是一旦結婚了,女性就會更注重家庭,培植與丈夫愛的關係。在這種改變之下,她會更選擇了與丈夫在一起,就是這樣一直走到白了頭髮。既是如此,她就很渴望丈夫的陪伴。至於有了孩子的媽媽,她們的生活又有了改變,她是圍繞著家庭而生存。丈夫和兒女就是她們的一切。因此有了孩子的女人,她們的生活圈子就變得更小了,只有丈夫和兒女在身邊就滿足了。換句話說,是什麼可以使她們開心呢?只要有家人的陪伴,她們就開心了。
第三,她們需要金錢 —— 這是現實的問題,沒有錢總是辦不了事的。作為妻子或是媽媽,都很想把最好的給整個家庭,只是這些花費從哪裡來呢?有許多媽媽都沒有太多積蓄,她們把所有的都放在家庭裡,用了!因此到了晚年她們的口袋裡都是空無一文,莫說去遊玩,甚至連一日三餐也都遇到困難。為這緣故,作為丈夫或是兒女必須要多顧及妻子或是媽媽的感受,使她生活無憂。這樣她就會活得更開心。
第四,她們需要被重視 —— 除了以上的三方面,媽媽還需要「被肯定」。正所謂反老還童,年老的父母總覺得自己不再有用。他們常覺得自己是連累家人,而不是幫助了家人。尤其當他們的身體開始多毛病,不再能夠料理家庭,他們就開自卑起來,正像小孩子一樣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作為孩子的更必須肯定爸媽的價值。還記得有一位牧者曾經提到他一次個人的經驗。有一天他和媽媽一同吃飯。飯吃完了,媽媽站起來要去付錢。「作為一個乖孩子,我豈能讓媽媽付錢呢?」於是他拒絕了。「媽媽,豈能叫你付錢呢?你那兒來還有錢呢?況且,你的錢豈不也是兒女的錢嗎?何必要你來付呢?」回到家裡,他感難到後悔難過。「我豈能如此向媽媽說話呢?我豈不是傷了媽媽的心嗎?媽媽豈不是認為她再也沒有用了嗎?」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,他增加了給媽媽的家用,相反以後和媽媽一同吃飯,就謝謝媽媽付錢請吃飯了。
一連四個星期關於「關懷媽媽的情緒」已經寫完,目的是要讓大家知道媽媽是有情緒的﹑媽媽是容易有情緒的﹑媽媽的情緒是會失控的,因此作為家庭一份子的你和我,都必須加以關注,伸出了你的援手。
(完)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本文版權屬林啟健牧師所有,承蒙允准刊載。
本文版權屬林啟健牧師所有,承蒙允准刊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