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28日講台上下
『信,是什麼?』───三種不信理由!--林啟健牧師
以下文章轉載自唐崇榮牧師──「信心」(小冊子)
「當我們勸人信耶穌的時候,你會發現對方容易對你說:「我不能信,因為我還沒有看見;我不能信,因為我還沒有真正知道這件事情;我不能信,因為我還沒有得著這些可信的證明。我必須真正知道了,才能信,真正看見可信的證據,才願意信。」
「證明與信心」﹑「看見與信心」﹑「知道與信心」到底有什麼關係呢?我們提出這三個問題來,因為這三樣是許多人信仰的前題:我看見了,我才信;我知道了,我才信;我得著證明,我才信。但我們清楚看見,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。
首先,如果你說:「我看見了才信。」這還算是信心嗎?你相信你的眼睛,為什麼呢?因為你相信你的眼睛,你明白這意思嗎?譬如:我看見陳牧師在這裡,我相信。相信什麼呢?相信陳牧師在這裡?其實你還沒有相信陳牧師在這裡以前,你就相信你的眼睛沒有看錯。如果你先相信「看」和「信」是有關係的,你就不能下這個題。
其次,你說:「我知道了就相信。」在這前題的後面,還有另外一個前題,就是你相信你的知識的可靠性,這還是一個「信」。
第三,你說:「我有了證據才信。」這句話顯示:你照樣落在同樣的毛病裡面,你先相信這件事情是可以證明的;而且相信這個證明是可靠的。你是先有了「信」,然後才「相信」。
所以,在這裡我們看見,由看至信,由知至信,由證明至信,這是屬於人的思想。聖經告訴我們,基督徒的思想不是這樣。基督徒的信心不是由「看見」至於「相信」;不是由「知識」至於「相信」;也不是由「證明」以至於「相信」。保羅在羅馬書三章告訴我們,我們是「因著信以致於信」───這是基督教整個信仰系統中最大的前題!所以在這個前題之內,我們並不是糊里糊塗信主的人,我們也不是接受一個根本不合理的事情。
科學家還沒有發現任何事物和真理之前,一定是對自己有可能找到真理先有信心,否則他不能有自信的力量,而產生這樣的成就。所以「信」本身是基於「信心」。至於被信的東西與被信的對象,本身需要信者去接受這信,這是聖經的原理。
因此,有許多人說:「你給我看看吧!我看見就相信了。」這人固前題的本身是錯的。聖經告訴我們,你若有信心,就必看見上帝的榮耀,這是上帝的話。人則說:「我若看見了上帝的榮耀,我就會有信心。」這剛好是倒過來的事情。你沒有信心當然看不見上帝,你自然就不相信。聖經的原則是:你若有信心,就必看見上帝的榮耀。人說:「我若看見了榮耀,我才要信。」 (待續)
「當我們勸人信耶穌的時候,你會發現對方容易對你說:「我不能信,因為我還沒有看見;我不能信,因為我還沒有真正知道這件事情;我不能信,因為我還沒有得著這些可信的證明。我必須真正知道了,才能信,真正看見可信的證據,才願意信。」
「證明與信心」﹑「看見與信心」﹑「知道與信心」到底有什麼關係呢?我們提出這三個問題來,因為這三樣是許多人信仰的前題:我看見了,我才信;我知道了,我才信;我得著證明,我才信。但我們清楚看見,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。
首先,如果你說:「我看見了才信。」這還算是信心嗎?你相信你的眼睛,為什麼呢?因為你相信你的眼睛,你明白這意思嗎?譬如:我看見陳牧師在這裡,我相信。相信什麼呢?相信陳牧師在這裡?其實你還沒有相信陳牧師在這裡以前,你就相信你的眼睛沒有看錯。如果你先相信「看」和「信」是有關係的,你就不能下這個題。
其次,你說:「我知道了就相信。」在這前題的後面,還有另外一個前題,就是你相信你的知識的可靠性,這還是一個「信」。
第三,你說:「我有了證據才信。」這句話顯示:你照樣落在同樣的毛病裡面,你先相信這件事情是可以證明的;而且相信這個證明是可靠的。你是先有了「信」,然後才「相信」。
所以,在這裡我們看見,由看至信,由知至信,由證明至信,這是屬於人的思想。聖經告訴我們,基督徒的思想不是這樣。基督徒的信心不是由「看見」至於「相信」;不是由「知識」至於「相信」;也不是由「證明」以至於「相信」。保羅在羅馬書三章告訴我們,我們是「因著信以致於信」───這是基督教整個信仰系統中最大的前題!所以在這個前題之內,我們並不是糊里糊塗信主的人,我們也不是接受一個根本不合理的事情。
科學家還沒有發現任何事物和真理之前,一定是對自己有可能找到真理先有信心,否則他不能有自信的力量,而產生這樣的成就。所以「信」本身是基於「信心」。至於被信的東西與被信的對象,本身需要信者去接受這信,這是聖經的原理。
因此,有許多人說:「你給我看看吧!我看見就相信了。」這人固前題的本身是錯的。聖經告訴我們,你若有信心,就必看見上帝的榮耀,這是上帝的話。人則說:「我若看見了上帝的榮耀,我就會有信心。」這剛好是倒過來的事情。你沒有信心當然看不見上帝,你自然就不相信。聖經的原則是:你若有信心,就必看見上帝的榮耀。人說:「我若看見了榮耀,我才要信。」 (待續)